top of page
作家相片Shakingwave

攝影書的閱讀群敘 S1 共讀筆記 #1


文|余志偉 Shakingwave

組員|Stanley、彥霖、正偉、家瑋

主題|公路旅行中的意識漂流

 

部分書單

兩次午後的攝影書共讀,除了成員自選的 7 本書:


《ZZYZX》

《In Limbo》

《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》

《Cue the Sun》

《Raw Soul》

《​​Jet Lag(英文版)》

《Chewing Gum and Chocolate》


我們還延伸閱讀討論了 5 本書:


《Small World》

《現實、極光、邊緣》

《1%: Privilege in a Time of Global Inequality》

《東松照明全仕事》

《Sophie Calle:Voir la Mer》


其中一位成員 Stanley 也帶了自己的攝影書,荷蘭藝術家 Martine Stig 在 2013 年出版的《Cauchy Horizons》,為本次共讀開啟了更理想的交流和對話。

 
「公路旅行中的意識漂流」可以被解讀為廣義的公路之旅,泛指在一段為期不斷的空間與時間旅程中,對外在世界和內在自我的再認識,我們在旅程之後可以對生命得到新的體會。

而這一主題的攝影書也具備類似的功能,不僅直觀地看見攝影者的旅程,也在翻閱及討論後,開啟讀者對書中主題的重新理解。其中一位成員在討論中回饋,在共讀的分享和對話中,他可以對原本不感興趣的攝影書,重新發現閱讀的樂趣。


 


第一次見面的討論中,大家在《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》和《Raw Soul》兩本書之外,也觀看了相同文本的動態影音版,只能說各自有其擅長和魅力。《The Moon Belongs to Everyone》的書籍形式,以銀墨塗層印刷在純黑厚紙上,創造出肉眼在月光下觀看的視覺記憶;動態影音則彩色 8 頻幕在漆黑中多重疊加,營造出疏離、未知方向的失蹤。


《Raw Soul》的書籍排序則是帶著音調強弱起伏,整體潛藏一首生猛、混雜和邊緣的台灣調;動態影音將樂譜拉上舞台,重新增減、編排照片,讓影像聲線更加強烈立體。


 


張乾琦的《​​Jet Lag》對應帕爾的《Small World》,同時馬格蘭通訊社的成員,張乾琦以硬漢、堅毅風格著稱,被布列松稱來自外星球的帕爾則是語不驚人死不休,光譜兩端的同事在這兩本書中巧妙相遇。


《​​Jet Lag》以張乾琦著稱的照片形式和風格舖排呈現,骨子裡卻是滿滿對每次拍攝旅程和安排的咒罵、無力和遁逃,最後頓悟出世。《Small World》則是 2005 年帕爾的代表作,新編版本依然看得見他的與時俱進(持續到2016 年的照片都有收錄)、功力未減,只是新編版本陰晴圓缺,似乎也是對觀者的一種帕爾式惡整?



 

第二次見面將攝影書的類型拉廣,透過類型的比較,釐清選擇及觀看的重點,並且讓大家更直覺、細微的整理閱讀思緒。



一位成員在分享《Cue the Sun》時,能很具體感受到雙面內容的不同主題,各自的主題中也能指出一些所見的元素組成,喜歡不喜歡等。另一位成員也能在《Chewing Gum and Chocolate》書中,陳述自己喜歡某些照片的看法,表達出自己品味的所在。


 


Florian Bachmeier 的《In Limbo》是最令大家愛不釋手的一本,不僅烏克蘭主題具有時事熱度,照片也是張張精彩,從 2013 年拍到 2021 年的戰時,以歷史、國族、詩意的議題表現形式,扎實的攤在讀者眼前。


以日式裝幀(Japanische Bindung)與刻意、精妙的照片分隔線,串成一幕又一幕,史詩般連續的敘事電影,入圍2022年光圈與巴黎攝影書大賽新人獎(First PhotoBook)作品。

《Cue the Sun》

澳洲第一位馬格蘭攝影師 Trent Parke 的新作《Cue the Sun》,以絹絲燙金印製封面,內容則以經摺裝雙面印刷,講述 2020 年疫情爆發前一週,到印度北部快閃拍攝的過程,從 4 萬多張照片挑選大約 150 張拼接其中,每翻過一頁便是一個風景。


在時速 80 公里的快速流轉與肌肉快門的反應動作下,感受日與夜的夢幻國度,Parke 在意的是一整個故事和感受,他的每一張單張照片,都是為了一整個故事而努力存在。


 

下次見面是第一季的週六場次,我們下次筆記再會!



10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